我院动态

艺·声 丨《夏天,我叩响陈寅恪先生故居的大门》之《江西修水》五

 

 

     书名:《夏天,我叩响陈寅恪先生故居的大门》

     章节:《江西修水》五

     作者:韩浪

     朗诵:李建平

 

创作者简介

 

 

作者:韩浪

 

       原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佛山画院院长。毕业于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为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高级访问学者、龙端工作室课题组成员、大家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有的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出版有《韩浪画集》《水墨品质 韩浪卷》《大家风采 韩浪卷》《中国文化风采 韩浪》《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精品选 韩浪写生卷》等画册。

 

 

朗诵:李建平

 

      一级播音员,中华文华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全民悦读全国联盟执行副秘书长,广东省朗诵协会常务理事,佛山市语言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佛山市作家协会朗诵艺术团副团长,荣获湖南省首届“金话筒”奖,获2016年“全民悦读朗诵好声音公益大使”称号。

 

《夏天,我叩响陈寅恪先生故居的大门》之

《江西修水》五

 

      灯火开始在陈家大屋发出温暖的光芒。秋虫开始鸣叫。山风轻轻吹荡着溪边的芒草,山的一角很红,国太说:是晚霞。我惊诧地看他一眼,因为已经很少听人说诸如晚霞、夕阳之类的句子了。

      国太说:我很喜欢诗歌。哈,哈,奇遇!!

      在凤竹堂那温暖的灯光下,国太拿出他写的诗歌给我看,把我看得连连叫好,国太写得朴实极了!清新极了!他把他随眼看的、随心遇的全写了下来,而且每有佳句。我一打开他抄在小学生练习本上的首篇:“枫红一树火,菊白半坡霜”就足以令我长吁短叹了。

      欧阳国太老家在湘南的宁远县,与我的粤北老家连州紧紧相连,两省交界中间有一大山叫南风凹。

      国太与我一南一北。

      国太说,小时候与他哥哥经常挑红糖片去连州卖,然后挑日用品回宁县。我听了直大声感叹,因我当知青时,常翻过南风凹去湖南挑猪草干,他所说的风物,包括哪有口井,哪有棵树,我全熟如指掌。


      这只有用缘分来作解释了。

      在大山深处啊!千里之外把我牵来的竟是冥冥之中的陈寅恪先生。


      如果再说细点,缘起的竟是沈辉,竟是曾昭武......又想远了想远了......

      我问国太有酒吗?国太端出自酿的地瓜酒。来,满上。

      国太终于在大山里找到那位国民党的转业军人。于是,就跟着他学讨生活。

      学会了弹棉花,学会了做木匠活,学会了修手扶拖拉机。山里人淳朴,不管世事而且重人情。国太年轻灵活人又乖巧,于是就被陈家大屋的后人一位党支部书记看上了,让他入赘陈家大屋,做了上门女婿。

      往事如烟,沧海桑田。

 

 

(图 / 陈寅恪先生故居陈家大屋)

 

      后来,陈家大屋没落了,最后,连知道陈寅恪的人也不多了。何况陈宝箴、陈散原呢!哦,国太的父亲的破皮箱里还有一本沾着血迹的竖排的《唐诗三百首》。那时,国太除了天天晚上帮着生产队读《人民日报》社论,两报一刊批林批孔的文章外,半夜里常常就着油灯小声吟读唐诗三百首。

      他说:我在家乡读小学时就爱读诗。生活慢慢平静了,由于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熟读唐诗三百首的基础国太就经常悄悄地拿着木炭在墙上写下即兴有感而发的诗句,或拿着木棍在草灰上写,或在沙上画。晚上就拿圆珠笔把它们工工整整地抄在小学生的练习本上。后来,国太慢慢从旁人那知道陈家大屋,知道陈宝箴,知道陈散原,知道陈寅恪,还知道陈寅恪的哥哥画家陈衡恪,说他还提携过大画家齐白石。于是,国太这位农民诗人自觉地、默默地开始维修陈家大屋和收拾这家族的残存文物,并把它当成自己的责任。他逐渐把种田、打工换来的血汗之钱积攒下来,慢慢地赎买回当年打土豪分田地分出去的部分陈家大屋,然后逐年重修。

      随着世道变了,修水的领导终于觉得,陈家大屋是修水的光荣,终于就批了款子重修陈家大屋,尽管不尽人意,但还是修了。较县城的豪华庞大的黄庭坚纪念馆来说,因为较前者更有旅游价值,所以就重修得特别辉煌,而陈家大屋就差强人意,因为地处偏僻,路途遥远,更何况还有很多人不喜欢陈寅恪呢。这是题外话,与修水县无关。

      我与国太一口水一口酒地聊,一个字一行诗地读,不觉夜更深了,听屋外有狗吠,我突然想天长水远的,两个从来不相识的人竟然在陈宝箴的凤竹堂里聊诗歌聊人生!

      我们都有点醉了。人变得有点恍恍惚惚的,看看天,说,歇了吧。

      于是,我回到客房关了灯,却看见一道月光从屋檐泻了下来,那是照过陈宝箴照过陈三立的月光啊!我禁不住又坐在窗前发起呆来。


扩展阅读:艺•声 丨《夏天,我叩响陈寅恪先生故居的大门》之《江西修水》五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