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动态

艺·文丨广绣历史与在佛山的传承 文/梁诗裕

 

“省城老板、佛山工”——广绣历史与在佛山的传承

梁诗裕

 

      千丝万缕,飞针走线,引线叠彩,因彩成图,图然巧趣。刺绣——心灵手巧成就的指尖艺术。

 

      佛山,广绣的发祥地,其刺绣以独特的创造传承千年,成为极具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的民间工艺。

 

      广绣,在广府地区传承的刺绣,是越(粤)绣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广绣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依据实物考证,早在西汉南越国时期(公元前203——前111年)广府地区已有刺绣存在(见麦英豪著《广州南越王墓》三联书店2005年11月版)。唐代玄宗朝(公元713—756年)南海太守张九皋(690—755年)任满入朝,委办服御器用。曾有送杨贵妃岭南刺绣,获唐玄宗加官三级之说。唐永贞年间(公元806—820年)南海(今之佛山)有女子卢媚娘精于绣工,14岁奉诏入京,为宫廷作绣品,能于尺绢之上,绣《法华经》,字小如粟粒而点划分明。善以一丝分三缕,染成五色,绣出五重华盖。唐宪宗嘉其聪慧奇巧,赐金凤环,放归南海后广传针法的记载(见《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9月版)。可见唐代广府地区便有精湛的刺绣工艺。

 

      明清时期,广府地区由于手工业、商业的蓬勃发展,刺绣业迅猛兴起,绣庄林立,异彩纷呈,有别于潮(州)绣和黎绣(以黎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刺绣)的工艺成为流派,异军突起,独树于粤绣之中。清代晚期,广绣与苏(江浙)绣、湘(湖南)绣、蜀(四川)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

 

 

广绣挂件1

 

 

广绣挂件2

 

      清代中叶,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佛山镇,由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里人财物等资源不断聚集,民间百艺姹紫嫣红,广绣与其它手工艺互相借鉴相互辉映。在兴盛的纺织业尤其是蚕丝生产和丝织业发达的有利条件下,这里的广绣工艺越发多姿多彩,已是专业化、商业化的生产重镇。镇内有广绣行业会馆“锦绣堂”统领行业发展,作坊和商铺主要分布在镇内的长兴街、朝观里和公正市一带,著名商号20多家,从业人员鼎盛时过千人,另发外到周边四乡专事刺绣加工的绣户多达两千余家,还有不少农家在农事大忙过后,精于针线的妇女们,接单按图刺绣以帮家计的亦不计其数。

 

      据史料记载,以如今佛山市行政区划内禅城区的张槎、莲塘、大富、海口、石湾、敦厚、栅下、深村、南庄、溶州、上元等。南海区的九江、西樵、平洲、三山、林岳、街边、罗村、上柏、沙坑、大沥、大镇等。顺德区的大良、容奇、桂州、北滘、陈村、林头、仙涌、伦教等,都先后曾一度称“绣乡”。在这些地少人多又经济相对富裕的农村,由于妇女自少就要熟习针线活,俗称“女红”,她们要为自己的出嫁准备被服衣妆,成家后更要担负起全家衣着鞋帽制造的任务,所以大多都与缝制刺绣结下不解之缘,甚至成了刺绣的专业人才,成了传承广绣的主力军,但与其它各地刺绣“传女不传男”的习俗有所不同,清代至民国,佛山镇的广绣有大量具有美术功底的男士,作为起稿(创作)、研究技法技巧和直接负责绣品重要部位精准刺绣的“上手工”(俗称“花佬”)他们与女工们一起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创造出广绣7大类近30种针法和“手宝”、“针程”、“留水路”、“染绒”、“分丝”、“洗花”、“追色”等一系列优秀的工艺技术,不单丰富了广绣的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广绣的独特性与艺术品格。

 

 

广绣粤剧武生服饰

 

      广绣原来主要是提供广府地区民间生活使用的,大多与广府地区的民俗风情息息相关,形成了构图饱满,造型生动,层次分明,纹理清晰,色泽富丽,寓意吉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广绣从材料上大致可分为:丝线绣、全金绣、绒金绣、羽毛绣、棉线绣、垫锦绣、毛发绣等。从功能用途上又大致可分为:生活用品类(衣服鞋帽、被枕床单、门帘窗纬、围巾手帕、手袋挂包、枱围椅垫等)嫁娶喜庆用品类(嫁衣、裙褂、桥围、喜帐、寿帐等)戏剧服饰道具类(主要是粤剧生、蛋、武、净、丑、杂等各种角色的服饰及演出使用的旗、幕、帐、幔、幡、伞等道具)神功用品类(神像、神衣、神帐、狮被等)装饰挂件类(使用镜片、屏封、横卷、竖轴、联楹等形式表现花鸟、山水、人物、书法等的艺术绣品)这些绣品时时处处点饰着人们的生活。

 

      早在明代,不少西方国家掠夺中国财富的野心已昭然若揭。明清两代的统治者返复实行“海禁”的闭关政策以加防御,不料外国官商便以“朝贡”为名,私下到中国进行夹带走私的“贡泊贸易”。明代正德九年(1514年)便有葡萄牙商人在广州私购广绣龙袍回国献给国王,得到重赏,使广绣服装备受欧洲宫廷贵族清睐。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朝廷实行“四口通商”恢复对外贸易;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又规限只剩广州“一口通商”至民国,在此200多年中,广州作为全国唯一一直开放的通商口岸,一些欧美国家的商人在广州发现了美轮美奂的广绣制品后,把它带回本国,引起贵族们争相抢购,巨大的商机使广绣制品外销急剧增长,广州经“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大宗广绣制品长盛不衰。

 

 

广绣喜帐

 

      为了加强对外国贸易的管理和垄断出入口贸易的最大利益,朝廷在广州设立官方机构“粤海关”,又特许在海关之下设立“洋行”(俗称十三行)具体操办货物进出口的业务。十三行的设立给广绣外销带来了空前的发展,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的商人接踵而来,他们不约而同首先抢购的是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织品,而丝织品之中,由于刺绣制品的艺术品位高、利润丰厚,更是外商的“抢手货”。清康熙五十九年(1702年)本地商人为了进一步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成立十三行行业会,缔造了若干行规,其中第7条规定:“手工艺品如扇、漆器、刺绣、图画之类,得由普通商家任意经营贩卖。”这就使佛山镇及南海、顺德等地广绣制品得以自主经营,大大地促进了佛山等地广绣制品的出口。1732年9月,单是瑞典王国派来的“腓特烈国王号”商船到达广州后,就采购了丝织品23355件(套),其内大部分为广绣制品。紧接着“哥德堡号”商船的到来,购入的广绣制品就更大宗了。

 

 

广绣清代女性民装

 

      由于广绣使用的底料是蚕丝织造的绫罗绸缎,色彩鲜艳夺目,薄如蝉翼,轻如云烟,配上构图奇特,形象生动,颜色华丽,针法细致的精美广绣,显得格外雍容华贵,穿戴起来尽显富态,特别迎合处于工业革命资本崛起的帝国贵族心理,广绣礼服、晚装、舞裙、披巾、阳伞、手袋等都是这个时期,欧洲各国达官贵族上流绅士们庆典仪式、社交场合显贵炫富的最好象征。因此各国的权贵们无不趋之若鹜,甚至出现一时供不应求,则学着广绣自行试造起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女王亲自组建英国刺绣同业公会,仿效广绣专门刺绣高档服饰。随着外商在广州十三行的“夷馆”中站稳脚跟后,各国商人不单大批量购入广绣,还来样订制很多更适合本国文化的特殊图案的绣品。这些充满异国风情的“洋广绣”讲求色彩协调,运用透视、明暗等西方艺术手法,反映到广绣中,对广绣的技术与艺术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得地缘之便,以省城为中心,广州的官商、富商和洋行纷纷组织洽商、设计、来样加工、销售和发运,广州西关一带也大批广绣行开张经营。佛山镇则大力组织原材料、设计和生产,与南海、顺德、番禺远及香山、新会等地组成庞大的生产基地,大量生产广绣制品,故当时行内曾有:“省城老板,佛山工”一说。珠三角各地一起联手承接了这一波历时200多年的广绣对外贸易鼎盛期。广州、佛山镇和顺德大良镇形成了这时期的主要集散地,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和印度各地,深受当地各界人士的欢迎。

 

 

广绣清代文官官服补子

 

      当代著名民俗学家沈从文先生,20世纪50年代专心研究民族服饰,对清代广绣多有研究,他发表于1962年8月9日《羊城晚报》上的《谈广绣》一文说:广绣针法之巧,实源远流长。广绣有一种特征,就是始终不受较前或同时文人画的影响,还保留女红传统中不可少的巧手慧心,以细密针线和繁复色彩自出心裁来进行创作……它的作者,充满了民间趣味,产生了很多风格独具的艺术品,在19世纪晚期中国工艺中,独放异彩。

 

      民国初,广东省设立“工艺局”,岭南画派鼻祖之一的高剑父出任局长,由他倡议开办“缤华艺术学校”他亲自兼任校长,专设刺绣科,聘请了宋铭黄等多位广绣高手传习广绣工艺,培养了来自广州、佛山、南海、顺德、番禺等地一大批后来成名的广绣大家,使广绣薪火相传。1929年,广州举办“四川、湖南、苏州、广州四省市绣品展览会”广绣《孔雀牡丹》、《番狮》、《雪地风景》等多件作品获奖,广绣再次被确认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随后,广绣多次入选在不同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国际工展会等展出,获得金奖、银奖等多项殊荣,使广绣更加名扬四海。

 

      广绣是佛山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尽管历史几经变迁,广绣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作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佛山历史文化名城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2007年,广绣获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由政府主导实施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佛山各地群众自觉传承广绣的热情高涨,广绣入课堂进社区,传承人开作坊办传习所,顺德“广绣庄刺绣品有限公司”、“岭南粤绣研究所”等多家广绣专业企业一直保持着一定规模高质量的广绣生产。广绣的技艺和工匠精神一直后继有人。

 

 

广绣四屏

 

      佛山既然是广绣的发祥地,又有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在现代化新时代能否持续发展,就成了一个颇需解决的问题。在“申遗后时期”的今天,广绣在佛山,就算是一直坚持生产的企业,也面临技法上传统与创新,题材上传统与时尚,营销上出口与内销等诸多矛盾,而大多自发传承者,仍然停留在抢救和保护阶段,和其它大多数非遗项目一样,虽有热心人去传承,却屡屡遭遇困境而难以为继,究其原因是这些传统工艺还没有获得社会足够的支持,难以形成业态,没有业态就培养不出市场,没有市场支持就没有持续发展的生命。要打破这种困局,必须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题下,勇于创新发展,即运用自己特殊的材质、工艺、经典艺术形象和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特色和特长,自觉融入到现代审美、现代功能和现代价值的需求之中,技术上要善于把广绣精、细、雅、丽、洁等特点更精准唯美地表达出来;手法上要适度借鉴油画、水彩、摄影等易于表现现代题才的艺术形式,加强作品的现代气息;内容上要善于把我们这个时代新人新事新风尚和壮丽河山的文化形象树立起来;在形式上要善于结合现代环境空间的变化,适合现代文化空间的需要。总之,从继承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广绣只有在“见人见物见精神见效益”的活态传承中,以适应社会需求从而培养出健康的市场经济,发展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这才是希望之所在。

 

本文作者:梁诗裕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中心民俗专家

佛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 The and —

来源 丨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整理 丨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编辑组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