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奇访澳札记之一:作品《七彩燕》创作过程

 

罗志奇

 

       2015年6月初,我接到了澳大利亚友好城市汤斯维尔两年一届的“艾佛美拉北方雕塑节(Strand ephemera Townsville the north’s sculpture festival)”的大型雕塑比赛活动的邀请,鉴于友好城市的这一层关系,此活动并非完全是为了展现个人的艺术风格,更多的是应带着我市与汤斯维尔市两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任务,于是我开始构思了多件雕塑作品,也跟主办方多次沟通,充分考虑了制作雕塑的难度,最后决定创作一件作品,名为《七彩燕》。

 

 

罗志奇作品《七彩燕》

 

       创作设计的手法我选取了最具有代表佛山传统特色的工艺——扎作。我想把家乡骄傲的东西展现给我们的外国朋友,一起分享。我相信,在每个老佛山人的心中,都不免有对初看秋色花灯巡游时的激动和喜爱。如果能够让相隔千里,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的汤斯维尔市民去体会到相同的心情,那我这次也算是不辱使命了。
 
       作品《七彩燕》以飞鸟为题材,其含义也是非常的直白和简洁。燕者,候鸟也。秋去春来,民间都视其为春天的使者。带来的都是勃勃的生机,暖暖的春意。这也将代表两城市的友好交往,表达的不仅是我们佛山人可远道而来,同样欢迎你们汤斯维尔市人去我们的城市,有来有往,这样才是真正的交流。同时由八只不同颜色组成的燕队,代表了各行各业,百花齐放,各放异彩,希望的不仅仅是艺术方面的交流,更希望经济,学术界,医学,农业,文化等等都能够进行深刻的交流。
 
       制作方面采用的是佛山传统扎作工艺,但不同的是我们用铁线代替木竹,这是因为考虑了海滩边的地理环境因素,要抵抗得住强烈的海风,还考虑到远在他乡制作的种种不便,我们对材料也做出了最大的简化,甚至还在国内事先采购了部分彩色色丁布以保证创作作品的成功。我大胆的将扎作工艺和我的抽象艺术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我的第一次尝试。在没出发前我已经做过演练,尝试制作了一只1:1的燕子,然后用彩布去粘贴和固定,力求去发现任何我可能没考虑到的情况,以保证创作活动的顺利。
 
       六月三十号,我们如期抵达这个陌生的国度。在汤斯维尔市政府和承办方画廊的安排下,我的工作室在离展出场地不远的一间女子高中学校内,是一个陶艺的课室。校方领导非常热情,频频询问我们是否还有什么需要;不过当天下午承办方就派人带我们去采购制作雕塑所需的材料,当我们一到那大型的综合工具材料超市时,我和助手都震惊了,超市里面几乎能找到所有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够想得到的工具和材料。也因为有这样的超市,我们才非常顺利而且迅速地采购了所需材料和工具。
 
       七月一日正式开工大吉。我的《七彩燕》全长八米,高四米,而且制作人员只有两人,时间不到30天,可以说我们面临的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不仅是在传统的工艺上要不断的挑战与超越,在工作量上也是巨大的体力挑战。往往一天下来,从手臂到手指都是酸痛的,但是我借此跟古老的工艺对上话了,也让我打心底有种狂喜的激动。哪怕手磨破,手指疼痛,心底也是快乐的。
 
 
罗志奇在创作中
 
 
罗志奇助手在工作
 
       考虑到面临的重重挑战,我不想分心,把能去掉的活动都去掉,一心一意地先把第一要务做好。但是有些时候,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领导们和当地的媒体倒是对我关爱有加,频频地来采访和慰问,两次上当地报纸,两次上当地电视,还有佛山市领导不远千里来给我的工作鼓劲等等,都让我既感动又充满干劲。
 
 
       佛山政府副秘书长邓灿荣率外事、卫生、文化、商务等部门领导于7月11日-18日,在访问澳大利亚汤斯维尔市期间还特意来到了罗志奇工作现场,给予关心和鼓励。左起:罗马、姜亦福(佛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邓灿荣(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罗志奇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雕塑家),陈锋(佛山市卫计局局长)、张兵(佛山市外侨局副局长)、黄颂彬(佛山市外侨局副科长)
 
 
罗志奇(右三)与嘉宾交流
 
 
罗志奇(右)接受汤期维尔电视台记者采访
 
       雕塑于八月一日随着“艾弗美拉雕塑节”一同正式亮相于汤斯维尔市美丽的海滩上,我自己非常满意,说实话,本应制作水平还可更高点,但因人少时间紧,体量大,我和助手拼尽了体能,但是考虑到这是在有限的人力和时间内完成的,其意义本身就超过了对工艺水准的要求。
 
 
矗立在海滩的《七彩燕》
 
       每天在雕塑旁边经过的市民,他们都被我的作品所吸引,忘我地在《七彩燕》前照像留念,特别是孩子们,他们对《七彩燕》的喜爱程度更是超出我的想象,这让我想到了我小时候看到佛山的巡游花灯时候的情节,内心也是同样的激动,这种激动不正是我想通过我的作品所传达的佛山文化吗!一时间,这个月的辛劳都化为了硝烟,随着海风飘散,一种说不出的欣慰是甜甜的……最后感谢佛山市、汤斯维尔市政府给与我工作的方便,感谢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