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研究
>艺文逸语
>罗志奇:雕塑是表现运动的最好方式
罗志奇:雕塑是表现运动的最好方式
黄鹤婷
滑冰、踢球、举重……“罗志奇雕塑作品展——在时空中触摸雕塑的质感”正在体育路燃灯山房举行,6月22日,佛山艺术创作院雕塑家罗志奇接受佛山日报记者独家专访,分享自己对运动雕塑的偏好:“雕塑是表现运动的最好方式。”
雕塑作品:凝固运动瞬间
据悉,雕塑展将持续至7月17日,由市文广新局主办,市艺术创作院承办,隶属“魅力佛山四季情韵”艺术惠民工程共展出罗志奇作品20件。

《不羁的风》(不锈钢)
雕塑《不羁的风》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虽然人物形体抽象,但是横飞的腿和圆圆的球,显示这是运动员在踢球,而金属光泽和质感恰好表现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感。罗志奇告诉记者:“时值世界杯,我特意挑选了几件与足球有关的作品进行展出,这些都是我往年观看世界杯期间最受振动的瞬间。”

《冰与彩虹》(白铜冷着色)
彩色不锈钢雕塑《冰与彩虹》是罗志奇最新出炉的纪实性作品,灵感来自于2014索契冬奥会。“中国选手张虹在女子速度滑冰1000米决赛中,以1分14秒 02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冬奥会历史上首枚速滑金牌,创造了历史中国选手张虹的表现不亚于田径界的刘翔。受此打动,我创作了这件作品,无论是服装、动感还是小小的袖标,都是源于真实,没有太多想象。”罗志奇认为,纪实性作品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几十年之后再看雕塑凝固的这个瞬间,其真实性依旧能打动人心。”

《迹象1》(铜着色)
而《迹象》系列作品,创作跨度超过20年,罗志奇以自己为模特,创作了一个胖汉的不同爱好,他能打拳击、能举重还能玩日本相扑……人物诙谐,充满喜感。
对于运动题材雕塑作品,罗志奇认为:“雕塑其实是最适合表现运动题材的艺术门类,因为雕塑语言立体,能凝固瞬间,视觉冲击强烈。”
中外艺术:无需达成共识

《叶问与李小龙》

近年,罗志奇在雕塑领域不断探寻, 2011年其雕塑《叶问 李小龙》获佛山市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银奖,被列入“佛山市当代艺术精品典藏”;2012制作的《孙中山》胸像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作为国礼赠送给毛里求斯共和国……英国著名雕塑家Mauro Perucchetti 和德国不来梅艺术大学的师生更是不远千里来到佛山,与罗志奇进行艺术交流。
对于越来越频繁的中外交流,罗志奇说:“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佛山艺术家需要和不同国度的艺术家进行交流,拓展眼界。但是,中外雕塑家的审美差异很大,英德等国家艺术家思维开放,作品抽象,而中俄艺术家则显得严谨,由于审美标准不同,我认为中外艺术无需达成共识。”
文章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