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时代风采 塑民族之魂——简评简锡昭的雕塑艺术

 

梁根祥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雕塑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秦始皇陵兵马俑群和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等雕塑更是中国雕塑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以石湾为代表的佛山陶瓷雕塑自明清以来蓬勃的发展,先后涌现出了苏可松、黄炳、陈渭岩、潘玉书、刘传、庄稼等大家,当代潘鹤、梁明城更是享誉全国的佛山籍雕塑家。而现今佛山中青年雕塑家的代表人物当推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佛山雕塑院院长、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简锡昭。
 
       简锡昭早年先后求学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和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和雕塑基本功;毕业后在佛山这片热土上工作了20多年,对佛山本土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石湾陶文化有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又先后到欧洲、俄罗斯、中亚考察并赴希腊雅典参加国际陶艺会议,对东西方的古典和现代雕塑风格有进一步的理性感悟;他长期担任艺术创作单位的领导,先后策划和组织了全市很多大型的雕塑学术活动:如2000年佛山祖庙路“古镇情怀系列雕塑”的创作、2002年中国佛山国际现代陶艺研讨会、2005年第七届亚洲艺术节纪念雕塑《亚洲艺术之门》的制作、2010年迪拜的佛山陶艺和现代绘画展、2012年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城市雕塑创作大赛等,使他在理论研究和组织领导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
 
       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创作方向一直是简锡昭雕塑创作的指导思想,这既是他热爱生活、报效祖国的激情反映,也是他身兼艺术单位行政领导的职责使然。他坚信真善美是雕塑创作的最高要求,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永远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故他塑刀下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平民百姓都着力于时代风采和民族之魂的表现。例如1989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的《漫步·人生路》中三个时装女模特,其豪迈的神韵、修长的美态、夸张的台步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新景象;1993年获第三届中国体育美展三等奖并为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收藏的《银色旋风》和1997年入选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的《银鸥激浪》都以中国运动员矫健的身影、虎跃的动感形象的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乘风破浪的向上精神;2004年创作的《中华英豪——佛山黄飞鸿》则以武功待发的英姿、果断坚定的眼神塑造了佛山一代武林宗师的风采;2011年创作的《一代粤乐宗师吕文成》曾入选“百年风云——广东近当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创作工程”,同年创作的《近代广东第一位天文学家——邹伯奇》曾入选“佛山市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这两件作品都是历史题材的人物创作,均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和历史名人的业绩,在再现历史的同时使人获得美的享受,也彰显了南中国辉煌的过去和灿烂的文化。
 
       不拘一格、不定一式的艺术手法是简锡昭艺术创作才华的表现,风格各异而丰富多彩的作品问世显示了简锡昭驾驭古今中外雕塑技法的能力。他认为一个艺术家在面对不同的创作内容和主题时,不能只套用单一的语言形式和符号。《一代粤乐宗师吕文成》、《近代广东第一位天文学家邹伯奇》、《中华英豪——黄飞鸿》等,由于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用的是古典的写实手法,强调肖似和神韵;《漫步人生路》、《银色旋风》、《银鸥激浪》等,表现的是当代中华儿女的新气质、新风尚,用的是时尚的写意手法,强调动感和韵律;《崛》要表现男性的力量,《盈月》要表现女性的丰满,用的是大块面体积处理的手法,吸收了英国现代雕塑家亨利.摩尔的风格;古镇情怀系列的《男儿当自强》、《琼花魂》等作品为了突显本土传统文化的特色,在雕塑语言上明显吸收了传统石湾陶塑线条流畅的特点,渗入了民间艺术的韵味;而《高空清道夫》则以块面的人体和交错的直线组合,在对比中显示了大楼外墙上高空作业的险峻和现代构成视角的律动。在雕塑的材质上,简锡昭的作品也是丰富多样,他根据内容的装置的需要,像信手拈来般灵活运用,分别有不锈钢、玻璃钢、铸铜、汉白玉、陶瓷、木雕、仿铁、仿铜、仿石、石膏喷漆、混合材料等,这些不同的硬度材料经过作者魔术师般的处理,都能与造型浑然一体,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生命感。
 
 
简锡昭作品《银鸥激浪》
 
 
简锡昭作品《高空清道夫》
 
       总之,简锡昭的艺术创作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在塑刀下表现美,在作品中定格美,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在其遗嘱所言:“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见《罗丹艺术论》第5页)正是近年来简锡昭的雕塑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他已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也许有人觉得简锡昭目前作品艺术手法上跳跃性太大,还没有形成明显的个人风格,是美中不足的地方。但笔者认为,现在简锡昭正值创作的盛年,40多岁的艺术家就在艺术风格上过早的成熟和定型未必就是好事。厚积才能薄发,大器必是晚成。现在他在艺海上兼收并蓄的艺术修养必定为日后艺术风格的成熟积累下丰盈的养料和打下坚实的基础。何况他的作品整体而言已突显了其文学性、抒情性、诗意性的特色,假以时日,相信简锡昭将会有更多中国气派、岭南品位明显的个人风格的作品问世。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