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荣是谁? ——“叶光荣诗歌奖”引发的思考

4月7日,在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一场小型的新闻发布会宣告了“叶光荣诗歌奖”的设立与启动。
如果是诺贝尔文学奖,或者是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抑或假如有莫言小说奖、海子诗歌奖,人们不会问诺贝尔是谁、鲁迅是谁、茅盾是谁,也不会问莫言是谁、海子是谁,因为他们是大家都知道的名人。但是,听到“叶光荣诗歌奖”,你一定会问:“叶光荣是谁?”
这一问,却不经意把“叶光荣诗歌奖”的意义给“问”出来了。
叶光荣是一个小学校车司机,是像你我一样的平凡人;平时会写写诗,是个像很多人一样的文学爱好者。一个无名之辈敢以自己的名字设立一个奖项,叶光荣说自己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我觉得,他很“任性”,不是因为他有钱,他“任”的是自己的“真性”,是自己内心深处的诗歌情怀。文学面前人人平等,诗歌面前不分贵贱,普通百姓也有热爱诗歌并为之行动的权利。正如刚刚出了名的农民诗人余秀华,证明了业余的、底层的写作者,照样可以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但是在被媒体曝光之前,没人知道谁是余秀华,出名之后,她成了媒体的宠儿、全中国的焦点。现实就是如此,人们都喜欢锦上添花,借名人炒作,借名人谋利益。叶光荣不愿意锦上添花,却愿意“雪中送炭”,愿以一己微薄之力为普通诗歌创作者,为还坚持诗歌梦的底层人,点一盏灯。这盏灯并不耀眼,却很温暖。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事件,将为当下极其功利化的社会状态,为无数在物欲世界挣扎的灵魂,注入一袭清新之风。
“叶光荣诗歌奖”的意义还在于,这是一个完全以个人名义和资源设立的文学奖项,没有官方背景,这在各种政府类文学奖饱受非议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而且,如果该奖项良性运作,势必能为文学奖提供反思之参照。
有两种人是可敬的,一种是当大家都去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他没有做,比如文革时期,当人们都极尽捏造、揭发、批斗之能事时,那些敢于说真话或者保持沉默的人就是可敬的;另外一种是当大家都不愿意去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他去做了。叶光荣属于后者,当人们都热衷于投资住房、股市或某种新兴产业时,他却“投资”了诗歌,愿意用20年时间去“供”一座不可能有“收益”的精神之屋。
别人一定会说:“傻子才会这样做!”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叶光荣是个傻子,因为傻子不会计较利弊得失,但正因如此,傻子才活得快乐。
而且,20年之后,50年之后,谁敢说叶光荣拥有的会比我们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