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沙龙

艺·展丨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盛大揭幕,27件作品亮相佛山千灯湖畔

 

展览基本信息

 

 

拓展的剧场——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

 

      主办单位丨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丨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宣传部
      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办事处
      支持单位丨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广州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
      协办单位丨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策展人丨何桂彦
      展览统筹丨桑雨  魏广彬
      学术委员会丨
      黄   笃  胡   斌  李晓峰  隋建国  孙振华
      王春辰  殷双喜
      参展艺术家丨
      艾   敬  陈   克  蔡   磊  曹   晖  段俊豪
      范   勃  方力钧  方少华  焦兴涛  刘建华
      刘   可  洛   鹏  罗志奇  Matt Hope
      谭   勋  沈烈毅  王   度  吴笛笛  陶   磊
      王鲁炎  萧   昱  杨诘苍  杨   千  张大力
      朱乐耕  曾   曦  张有魁  郅   敏
      展览日期丨2020年1月11日~4月11日
      展览地址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千灯湖活水公园

 

 

拓展的剧场——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宣传片,拍摄制作:半度灰影像团队

 

      1月11日(今日)上午,“拓展的剧场——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在千灯湖活水公园拉开帷幕!展览由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宣传部、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办事处承办,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协办,旨在进一步促进佛山和南海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本届公共艺术展以“拓展的剧场”为主题,邀请了28名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参与,结合千灯湖公园的格局,创作出具有当代语境、南海元素和精神内核的27件艺术作品,27件作品涵盖了雕塑、装置、综合艺术等多个方面,在艺术类型上,更加关注公共性和多元化。

 

开幕仪式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及参展艺术家合影

 

      开幕现场,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广东省军区原副政委上将饶新建,广东省军区原政委少将蔡多文,佛山市政协主席熊志翔,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树、艺术处处长唐国华,世界莞商会主席方桂萍,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向阳,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应如军,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黎妍,以及市、区宣传文化部门和桂城街道有关领导;

      学术嘉宾: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何桂彦,广州美院美术馆馆长、著名美术评论家胡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批评家李晓峰,湖北美术馆馆长、著名美术评论家冀少峰,博士、青年美术评论家姜俊,博士、著名美术评论家刘礼宾,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策划部主任林书传,博士、青年策展人沈森,博士、中央美院艺术管理学院书记杨杰,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博士、青年策展人杨彪,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赵炎;

      参展艺术家:著名当代艺术家艾敬,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陈克,著名青年艺术家蔡磊,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曹晖,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专业艺术家段俊豪,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勃,著名艺术家刘建华,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油画系主任刘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洛鹏,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专业艺术家罗志奇,英国艺术家Matt Hope,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谭勋,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沈烈毅,著名艺术家吴笛笛,著名建筑师、TAOA创始人陶磊,著名当代艺术家王鲁炎、萧昱、杨诘苍、杨千、张大力,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教授朱乐耕,著名艺术家曾曦,著名雕塑家张有魁,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郅敏;

      以及佛山文艺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开幕仪式。

 

 

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岑灼雄致辞

 

      近年来,桂城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通过打造各种形式的品牌文旅活动,让人们“在公园里工作生活,在城市里游山玩水”。而首届公共艺术展,不仅让千灯湖公园更好看好玩,同时提升了城市的艺术内涵。今后,桂城将继续加大投入文化事业,做好文化赋能这篇文章,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李晓峰致辞

 

      本次展览拓展出具有世界性、国际化的剧场平台,同时,剧场平台又成为开拓发展的新动力源、新能量场,具有双重意义。

      不同于安置在美术馆、博物馆等室内空间的艺术,公共艺术更具开放性。而本次主题“拓展的剧场”,寓意着艺术不断融入城市、融入生活、融入社会的一种理念。同时,公共艺术展能让更多公众走近艺术,分享、参与艺术家的创作实践。

 

 

参展艺术家代表,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勃致辞

 

      这次展览,不仅为作者多维度提取当地的特色文化符号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处理好公共艺术与文化生态、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关照。

 

 

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黎妍致辞

 

      公共艺术是一种融合艺术创作、科技制造、人文关怀等为一体的形式,容易唤起人们在情感和思想上的互动和共鸣。在千灯湖举行公共艺术展,也是南海区在追求文化艺术活动多元化的一次有益探索。这不仅为城市、人文、产业、艺术的生动对话搭建了平台,也满足了市民文化对精神审美的需求。

 

 

本届展览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何桂彦致辞

 

      这次展览邀请了国内外的著名艺术家参与,探索公共雕塑在艺术观念、形态等方面的新可能性。展览作品充分地展示了‘公共性’,意在与公众有更好的沟通。

 

      11日下午,学术委员会专家及参展艺术家们共同召开学术研讨会,就“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这个主题展开讨论。专家学者与艺术家们对本次“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作出高度肯定与评价,认为这是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与绝佳范例,并对佛山及南海未来公共艺术更多地融入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寄予了期望,提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研讨会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展作品分布图

 

 

 

 

 

 

市民观展

 

 

市民观展

 

 

市民观展

 

 

市民观展

 

 

市民观展

 

 

市民观展

 

 

市民观展

 

 

市民观展


艺术家解读作品
观看视频了解
▼▼▼

 

 

拍摄制作:半度灰影像团队


1
《七彩燕》——罗志奇

 

 

      《七彩燕》的创作手法选取了佛山传统特色的工艺——扎作。作品以飞鸟为题材,组成了八只不同颜色的燕队,寓意着南海各行各业百花齐放,各放异彩。

 

2
《每个人的美术馆》——焦兴涛

 

 

      《每个人的美术馆》选择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美国国家美术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馆,用不锈钢完成建筑模型。雕塑中空,并设置缩小的展台和灯光,可以展出征集并通过遴选的市民作品。

 

3
《发财树》——方力钧

 

 

      《发财树》选取了公园内的一棵大树,在主干和枝干埋设了3万根长约0.5米的金线。在阳光下,或随风飘动,折射出各种炫目金光,远看令人产生幻觉,近看也没法辨识原因。

 

4
《构造一号》——王度

 

 

      《构造一号》是由五个白铜雕塑组成的整体,以皱巴巴的报纸纸页为模型,以传统的方式铸造而成。这些金属质地的“纸制froisses”外观轻盈,似乎是最近被扔到一边的,然而,新闻内容消失在褶皱里,消失在表面的光泽里,消失在无法管理的领域里。

 

5
《情书》——段俊豪

 

 

      《情书》由1650个镜面金属盒组成。展览期间,每个盒子都会镶嵌每个参与者交予创作团队的情感物件。每个参与者都是作者,这是一封寄不出的“情书”,也是大家给佛山南海的一封“情书”。

 

6
《止庐问疾》——杨诘苍

 

 

      《止庐问疾》作品的想法源于黄少强(黄少强号止庐)诗句——谱家国之哀愁,写人间之疾苦。作者以此纪念止庐师和感谢家乡,感恩师承。

 

7
《背对的面对者》——王鲁炎

 

 

      交流并不意味着理解和接受,面对面的交流也隐藏着彼此背对、不可交流的本质,而彼此背对的不可交流也隐含着可相互面对的可能。《背对的面对者》即揭示了这种内在的转换。

 

8
《二十四节气——立夏》——郅敏

 

 

      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季节交替变化为创作灵感,作品以类似动物的鳞片抑或果实的颗粒为基本单体元素,以序列化的拼接嵌入为基本组合形式,在介乎抽象和具象之间,完成了关于一个节气、一种生活状态的表达。

 


9
《南风古窑》——曹晖

 

 

       《南风古窑》用玻璃激光内雕的方式,把经典的瓷器轮廓按照3D分层雕刻在14块玻璃板上;再把玻璃板层层叠加,形成一个窑炉内膛的体积,具有强烈的景深效果和逼真的立体感。

 

10
《人与兽》——张大力

 

 

      该作品主要是思考一百年来人和自然的关系,气候的变化和土地的沙漠化让人类重新思考和自然的关系。

 

11
《皎镜含天》——陈克

 

 

      这是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上唯一的水中作品,其在地性正是体现在“水”上。作者陈克运用水和门两个元素创作了《皎镜含天》,整个作品传递出千灯湖公园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

 

12
《黑色之外191109》——蔡磊

 

 

      室内空间的压缩与通道尽头的通透,封闭与打开,一收一放。同时,通过“透视”的推演与“颜色”的部署带动观者的感知,呈现现实与非现实的情景性和剧场性。

 

13
《谷地地理计划——广东南海》——谭勋

 

 

      该作品以广东南海地貌为创作依据,使用不锈钢网进行模拟还原并塑造出南海地区蓬勃发展的独特气象。通过不锈钢网格与手机导航定位图网络之间,构成了一种转译与再现的新视角。

 

14
《water》——张有魁

 

 

      九件瓮体中有多种水的情态组成,均出自经典传统作品中古人对海浪的表达。其中,正中心的瓮体承载的是真正的水,也是唯一的淡水,取材于千灯湖湖水,是当地水体在地性与参与性的一种体现。

 


15
《爱》——萧昱

 

 

      竹子强调被各种束缚打压的磨练下,体现出来的生命力顽强的隐忍和坚持。作者不仅试图做一些东西去理解事物,更尝试对所感受到的事物作出回应。

 

16
《空园》——陶磊/吴笛笛

 

 

      作品把物体放进林立的树的缝隙里,就像人在它者林立的缝隙里。它自由生长的方式如同流水一般。它有着悬挂的入口,观者可以真正的“进入”。观者眼里尽是景,在缝隙中获得景,就如同发现世界之外还有世界。

 

17
《被解构的一棵树》——洛鹏

 

 

      作品主材料来自同一棵树,由这棵树解构出了船、稻草人、猩猩、鹿与向日葵等物象。每个具体的符号化形象都对应一种图像暗示:树代表家园;乌鸦隐喻诱惑;稻草人代表着一种守候;木船暗示流浪生活;马代表自由的生命,不锈钢投影映射蓝天。观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作品,结合自身的现实境遇以及价值观,解读出不同的自己。

 

18
《千灯印》——范勃

 

 

       艺术家范勃的《千灯印》的主体为佛山南海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转型的四个重要发展阶段中具有标识性和代表性的材料及产品,巨大的印章般的主体造型提供一种无限上升的视觉呈现,成为佛山南海四十年改革发展的重要见证。

 

19
《吻合的一角》——刘可

 

 

      作品源于一个寓言故事《缺失的一角》。在本作品中,七个角尺寸各有微差,只有一个是完全吻合主体的缺口,主体和角之间形成欲望驱动力关系。

 

20
《风竹》——方少华

 

 

      作品由镜面不锈钢制作成一棵高大的竹子,矗立于宽阔的草坪广场上,可发出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取名“风竹”意在“丰衣足食”、“风调雨顺”。

 

21
《启示》——杨千

 

 

      这件简约的抽象作品意在通过镜面不锈钢的反射,让作品融合在自然中,同时也暗示了现代文明与自然的融合与互映生辉的意图。作者希望,这件作品给我们提供各种思考和启示。

 

22
《跷跷板》——沈烈毅

 

 

      作品中,“墙”围合出一个开放的空间,公众可于此聚集、接触、游戏、互动,呈现了“彼此直面”、“部分遮蔽”、“全然遮蔽”三种状态。

 

23
《空气 l 》——Matt Hope

 

 

      这组作品与H2O元素相应,中间主球体对应氧分子,两侧球体对应氢分子。三球相连,市民可以通过中间通道进入半开放半私密的内部区域。


24
《怀抱二号》——艾敬

 

 

      作品采用橙红色喷漆不锈钢创作了一幅以爱为主题的作品。耸立在草丛中央的橙红色雕塑就像一位温柔女性正低头呵护着怀里的一颗心,让目睹之人,心中不禁为之柔软。

 

25
《迹象》——刘建华

 

 

      作品运用了中国自唐代确立的传统美学概念屋漏痕的形式,而墨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所有颜色,具有很强的艺术形式和美学高度。

 

26
《中国牛·涅槃》——朱乐耕

 

 

      《中国牛·涅槃》是一件具有象征性和与寓意的作品,在碎片中一头牛的雄起,其意味着重生与重构,最后产生全新的生命。

 

27
《视网膜——三棱镜计划》——曾曦

 

 

      视网膜成像是一套复杂的生物视觉成像系统,作品表现了视觉本身复杂性,通过七色光倍数的融合,把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世界诠释地淋漓尽致。

 

其中,有两个作品可以和市民互动
欢迎市民踊跃投稿参与
让陪伴过你的物件变身艺术品




段俊豪《情书》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0年3月30日

      征集内容:
      所征集物件可以是任一陪伴过你的物品,并被你寄寓情思、遗憾、温柔,如文具、器具、明信片、贺卡、歌词本、书信、书籍、发丝、发饰、首饰、宠物的毛发或装饰物、家居类物件、电子设备(如手表、手机、mp3、BB机、收音机)、玩具、未来信……
 
      说明:
      1、水剂、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危险品均不属征集范围;
      2、征集到的物件将不再退回寄送者本人,将永久封存于作品中,请有意向参与物件征集的市民朋友慎重考虑;
      3、艺术家团队征集到物件后,将进行必要的检查,筛出超尺寸物品,易腐败变质品(例如新鲜食品等),最终选取合适的物件制作融入艺术品当中。
      4、物件尽寸:13ⅹ13ⅹ13cm以内

      参与方法:
      通过下面提供的地址与联系方式参与项目。
      展览期间,现场观众可通过现场作品设置的微信二维码联系艺术家团队,将物件交予作者,以待物件被置入玻璃盒。
      参与品包括:参与者的物件、一段文字、联系方式(以便资料整理与信息反馈)
 
      收件地址:
      (1)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永安中路平洲影剧院北翼3楼桂城文化站
      骆老师:81815885
      (2)广州市海珠区礼岗路九号九空间
      段俊豪:13172070700
      科科:13602467237
      (3)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路43号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李思琪:82288376、18923221685

 

《每个人的美术馆》 焦兴涛

 

 

 

       作品选择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外美术馆,包括:上海美术馆、龙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美国国家美术馆,通过建模、翻制、烤漆,保留了美术馆的庄严感和仪式感。

       美术馆模型内部中空,设置了缩小的展厅和灯光,用传统美术馆的陈列方式展出征集而来并遴选后的市民作品,并把“艺术品”与市民的故事一同呈现。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0年3月11日

       征集内容:
       和自己有关的画作、物品、纪念物以及一段故事

       物件尺寸:最长边不超过20cm

       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提供作品,由设立的委员会每个月进行评选,遴选出的作品将在这持续展出不断更新。联系人:科科 13602467327。

 

展期将持续至2020年4月11日
欢迎广大市民前往参观

 

 

来源丨南海桂城、珠江时报、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整理丨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编辑组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