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动态


 



陈永才,1941年出生于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简平村。佛山剪纸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识陈大师的时候,是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久,在一次会议上,他是非常沉默的一位大师。但他气质优雅,为人谦和敦厚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而在后来的交往中,更加深刻地感到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剪纸艺术大家,他的品格境界和艺术造诣,是那么令人崇仰。
 

陈永才在创作扇面写色剪纸《九鱼图》之二





出色的创作修养和境界

佛山剪纸具有深厚的底蕴,在佛山有800多年的历史,其历程因其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华剪纸艺术中的代表流派之一。1961年,19岁的陈永才经过层层筛选,得以进入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成为剪纸大师梁朗声的弟子。从此,与剪纸结下不解之缘,在剪纸艺术的道路上兢兢业业耕耘了70多年。
 

1978年陈永才在漓江边采风


陈永才在师傅梁朗声的指导下,在民间艺术研究社全面培养下,不仅有制作刻刀、制作蜡板、刻制剪纸等坚实基础,还有着对艺术的强烈执着和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家乡、热心为社会做贡献和积极热情的生活信念。梁朗声师傅的创新剪纸《百花齐放》《南京长江大桥》等作品开创了新中国佛山剪纸的新气象,也成为陈永才剪纸创作的方向。
 



陈永才对待家人和朋友,有着春风般温暖的人。妻子林老师是他艺术社的同事,也是从事剪纸事业,两人志同道合、心意相通,走过了几十年同心相守的岁月。当年,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为了将婚礼办的欢乐热闹,与同事、另一位剪纸艺术家陈希尹夫妇一起举办婚礼,两对新人保持了一生的深厚情谊和艺术佳话。
 

写色剪纸《惠风和畅》


陈永才的作品是他人生境界和生活的写照,有着崇高的境界、充满浩然正气的情操,给人以正能量的鼓舞与激励。陈永才的作品达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度结合。比如他的作品《惠风和畅》,那种阳光明媚、五彩缤纷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他对祖国深情地赞美与歌唱。
 




深厚的艺术造诣

在创作中精益求精,不仅终身从事剪纸的实践,而且也有研究的理论,他喜欢读书,孜孜不倦。近80高龄时,仍然常在书店流连忘返。他总是在思考着、构思着作品的选题、立意与艺术造型,他将自己的人生与佛山剪纸艺术高度融合在一起。他的剪纸艺术风格始终是佛山地方的玲珑剔透、五彩缤纷、极富装饰风格的艺术。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每每与国家的命运、社会风尚和人们关注的事情紧密结合起来,既有对世界人文关怀、历史深度的认识,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境界。
 

陈永才剪纸作品《百花齐放》



1. 诗意的现实主义

对于现实主义题材,陈永才十分重视。不论是历史还是现代,他都一丝不苟,探索已经与剪纸艺术的高度结合。他的塑造文天祥民族气节的染色剪纸作品《浩然正气》是一副难得的佳作。这幅画有着古老的石碑拓片画作的效果,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染色剪纸的特性,陈永才用染色的方式,将宣纸上进行泼墨渲染,再进行刻制创作,形成了画面漫漶的历史感。与历史深处的民族英雄所展示的凝重、深邃、睿智而坚韧的面容和镌刻其上的字迹浑然天成,内容与形式结合之完美,堪称经典。
 

1979.10.1《人民日报》第四版登载陈永才剪纸《边塞风貌》


在20世纪70年代,他深入乡村和边塞,创作了一大批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如《瑶山春色》、《边塞新今象》、《万象春》、《鱼水情深》等作品,反映了各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形势,拖拉机在山乡耕作,显示了走现代化农业道路的新农村气象,以云南的典型寓示吉祥美好的动物一一大象,作为画面主角,极生动又有趣,呈现着边塞之美、人文之美的气象。《鱼水深情》以大海为背景,显示了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同时,人物的深情、衣着、举止,烙印着极强的时代气息。
 



陈永才在2019年创作的作品《丝路花雨》,以厚重“一带一路”的现实题材,为主题,以柔美的敦煌飞天造型,创作出诗意盎然的铜写色作品,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其晶亮湛蓝的天空上,四位飘逸柔美的飞天展示了中国人民与世界相连、相通,并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美丽而神圣的丝绸之路情怀。

2. 典雅的浪漫风格

陈永才的作品不仅反应现实,而且充满着浪漫的情愫。看似寻常的题却以漫卷的线条展示出无限的空间和缤纷的色彩。写色剪纸《古典系列》就是其中出色的代表。远古神话人物在他的刀刻之下,神秘而神圣、古老而青春,既典雅又古朴,呈现着艺术的独特魅力。《盘古开天》、《夸父逐日》、《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望夫石》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以人物的形体展现出善于创造、自强不息的中华精神的实质,使古典历史文化的传说,变得形象化,以多独特丰富的配色让色彩表达出人物和历史的形貌,揭示着远古祖先创建世界的指挥,具有高度的想象力与概括了。
 



他的作品《大地欢腾》,是佛山剪纸与瑞士的剪纸进行了交流时的代表作品,在海报与出版书籍《巧艺东西一一瑞士及中国佛山剪纸》时,《大地欢腾》成为封面的图案(红色部分),其造型展示了原始时期文化萌动的过程,以剪影的浪漫造型,表达出旷远、古老而纯朴的气息。受到佛山、瑞士两地剪纸艺术家的推崇。

3. 火热的乡土情愫
 

陈永才剪纸作品《古镇佛山》


在陈永才的剪纸作品里,充分展示了他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热爱,创作了属于佛山大量的地方民俗文化题材、民间吉祥题材。如《佛山新八景》、《醒狮》、《万福台粤韵》、《古镇佛山》等,将热爱佛山家园的乡土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陈永才剪纸作品《佛山秋色盛会》


在火热的乡情题材中,他的代表作《佛山秋色盛会》是陈永才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原作长2米、高60厘米,把佛山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秋色盛会的景象刻画出来,每一个细节都是那样精致灵动,将地方文化生动地体现出来。2003年,具有佛山地标性意义的佛山宾馆准备升级改造,这件作品成功竞标大厅背景装饰壁画,由陈永才亲手重新设计放大。大型剪纸壁画《佛山秋色盛会》长21米,高4米,以红色花岗岩作底,人物图案采用真金制作。与广州花园酒店的名壁画《红楼梦》合称“双壁”,为剪纸艺术广泛开拓市场、应用于建筑装饰开辟了新路。如今,这幅巨大的壁画在佛山皇冠假日酒店以优美、和煦和宽广胸怀迎接着八方来客,成为佛山地方特色浓郁的重要文化符号。
 




践行传承的担当使命

在佛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陈永才一直不遗余力地做出极大的努力和积极的贡献。五十多年的坚守最终获得肯定,在陈永才看来,既是荣誉,而更多的则是沉甸甸的责任。
 

陈永才指导徒弟邓春红


在成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之后,他先后收徒有饶宝莲、邓春红和陈嘉彦等弟子,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授予弟子,他说,当年梁朗声师傅,就是将毕生所学全部传艺与我毫无保留,期望弟子能够突破师傅达到新的高峰,我现在也一样,我希望一代代就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的艺术才能不断发展、提高,不断达到新境界。他就是这样具有开阔的胸襟,传道授业,得到了弟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陈永才与徒弟饶宝莲研究铜凿剪纸


铜凿剪纸,是佛山剪纸中最别具一格的一类。用特制的珠刀捶打铜箔,以珠点连线构成图案,再填上名种颜色,成品珠光闪闪、金碧辉煌。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佛山铜厂撤销,铜凿剪纸的作品生产处于断层.在恢复佛山剪纸瑰宝铜凿剪纸的过程中,陈大师将不仅将传统技艺授予弟子饶宝莲,而且还在新的时期,传统材料短缺的情况下,不断地尝试进行新材料的应用。以达到金碧辉煌的铜凿剪纸的效果,在他的提示下,弟子饶宝莲勇于实践,最终研究出了以紫铜作底,镀上真金的方法,研制出金铜新材料。师徒两创作出了大幅金铜凿剪纸作品《佛山新八景》。其艳丽夺目的色彩、衬托着金色灿灿的金制箔之上,将佛山的铜凿剪纸又迈上新的台阶。这幅长2.66米的铜凿剪纸,成为当时最长的一幅铜凿作品,夺得“佛山工艺美术创新市长奖”,被佛山市政府收藏
 

陈永才指导女儿陈嘉彦


陈嘉彦是陈永才的女儿,在父亲的传授下,她与父亲、母亲共同创建者了《大师工作室一一艺学轩剪纸艺术馆》,他们是一个特别能创作的团队,在父亲的指导下,剪纸艺术在传承、传播方面从没有停下坚实的前进脚步。

陈永才在社会公益上,有着奉献精神,他的很多作品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光彩。在酒店壁画、书籍封面、生肖文创、地铁宣传和广府各线的高速公路收费站上,都有陈大师的作品的影子,装点着佛山的城市风采。这些都是对于他的最好纪念方式。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