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研究
>艺文逸语
>时光穿过那小小的铁桥
时光穿过那小小的铁桥
王永才
记忆里走过了很多桥,大的,小的,新的,旧的,石头的,木头的,各种各样,如果用笔画出来的话,会穿起来这些年我走过的路。那些日子,我行走在那些古旧的村庄,穿梭在那些田地和形态各异的桥梁,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儿时,但仔细一看这里却不是我的故乡,我始终在别处客居着,这让我的心也感觉居无定所,所以我要不停的行走,不停地找寻,又害怕寻到记忆里的深处隐藏。就这样恍恍惚惚的走过了三十多年,而时光像一把剪刀,剪去了我头上的黑发,也让我对那青涩的日子有了浓浓的怀念。有人说你开始经常回忆以前的时候你也就开始慢慢老了,慢慢学会逃避记忆。以前书上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当你知道真正忧愁的时候,时光已不再,那无忧无虑的日子也就成了回忆。

印象最深的是读中学时的那小小的铁桥,桥梁是用钢铁架构的,桥很窄,只能一辆马车经过,长一点的车估计都很难过去,还有限高,可能它当时的建立就为了载我们这些还不太知道追求上进的学子吧。它静静的候在那儿等待我的经过,它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青春年少的青涩,对情感的朦胧渴望,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记得每天上下学都要经过那小桥,不知道在我遇到它之前,它已经存在了多久,无论风雨冬夏,每天都度我们经过那不算深也不算浅的小河,小河的水很清,可以游水,可以洗衣,还有那些游来游去的鱼。前几年我特意去看过那载了我一年的小桥,它还在,我去的时候是夏天,感触很深,因为我们以前读书基本都是夏天毕业的,毕业就代表着各奔东西,天南海北,以后的相见也就遥遥无期。远远的望过那座在夏日炎炎下的小铁桥,它依然在,只是有些孤独落寞,上面没有人经过,可能天热,可能学校已经把大门改为西向了,也可能时下的学子已经毕业或者暑假,周围都静悄悄的,没什么人。我望向它,它独自立在那,它似乎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结实,在夏风中,它好像在摇晃。慢慢走在上面,已经不是咚咚的脆响,而是如同垂末的闷响,可能要不是为了响应我的到来,它连声音也没了。物是人非,桥下的河水已经不再清澈,并且没有多少水了;也不见了戏水的孩童,不见了捉鱼的人儿;河边的青草也已不再青绿,草上面沾满了各种各样的日常废弃品,散发着一股逼人怪味,哪还有草青青的味道,周围的树木也少了很多。站在桥上,恍如隔世,我回到这儿,好像又远离,这里已没有了当时同学们的欢歌笑语,没有了老师们的谆谆教诲,留在那儿的只有回忆和伤感。歌里唱“我情愿,抛弃我的所有,如果能,时光倒流”;那毕竟是想象或者假设。闭上眼睛感受着炎热的夏风,耳边又回响起学子们朗朗读书声;回响起当时老师的亲切话语:“等你们长大或者慢慢老去的时候就会发现什么东西都不会像光阴那么忠厚老实,它在每个人的心里,身体上都留下了标记,它对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公平公正,只是有些人任由时光流逝,有些人却紧紧把握”。仿佛我又回到了当年的课堂,此时我只有心酸,泪已经在湿润我的双眼。想想当时光穿过我身体的每个瞬间,我似乎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度过了三十多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多年,而与你相逢在余后的日子能有几多。站在这小小的铁桥上,任由回忆如粤地的洪水一样泛滥,任由它冲垮我那脆弱的心。写这儿的时候我正走在粤北古城连州乡村的田地里,这里的山山水水,更是激起了我对故乡对那土地,那年月的思念,乡间小路上青草的味道弥漫在黄昏的空气中,耳边偶尔传来孩童的哭闹和鸡狗的叫声,此情此景我不由自主的把这当做了我年少时的故乡,只是这古旧的乡间小桥不是我记忆里故乡那长满了锈渍的小铁桥。
随着年龄的增长,回忆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有时候常常恨自己为什么对以前会记忆那么深,以致我不想前行。我宁愿封存那段青涩的记忆,因为它是那么美好。而最不想回忆的往往是最刻骨铭心的,因为它可能不只是欢笑还有伤痛,时光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穿过那小小的铁桥的同时,也刺痛了我那渐渐老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