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
 
杜宁
 
       秋天的终南山一片苍凉的金黄, 农家种的向日葵,高大壮观,美而硕大的果实总是让人心动,何况一群壮丽、深沉、充满力量的向日葵。细密坚实的果盘,复杂的外表下,内部却是最单纯的构成。细小的点和长而潇洒的线交织着。在强烈的对比中,构成力的平衡与和谐。
 
       果实开始成熟,枝干和叶子完成了他们的使命,慢慢的枯黄,变得千疮百孔,失去力量。我试图把果实表现得更加壮丽,丰硕些,夸张了他们的形象。也许只有这样才足以慰藉默默的付出,即将凋谢的枝叶。为了收获,那些普通的枝叶付出了全部的精力。这正是他们期望和应有的收获。
 
       浑圆饱满的果实静静的俯视着我,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是在感谢供养着它的大地,感谢支撑和陪伴着他的枝叶吧。
 
       果实谦虚的低着头,是的,成熟的果实才会谦虚吧。想到白石老人的诗“知感旧恩唯此种,心随落日尚依依”
 
 
       一条小溪由梅岭而下,从村边缓缓流过。枯黄的荷梗虽已七零八乱,折断的枯枝却依然挺立水中,在宁静的水面上,粉白的鸭子惯性地在其中穿梭寻觅,在寻找可口的小鱼吗?像岸上的我们,寻找眼中的美。
 
       突然,一只鸭子受到惊吓飞窜向前,一群鸭子便鼓噪着尾随其后,在一片秋荷里跌荡而去……你们要游向哪里呀?
 
       脑子里想着写生的鲜活感觉和创作的激情,提笔用枯墨拖泥带水画出一团纠缠的藤,是纠结、混乱还是缠绵的拥抱。
 
       熟透的南瓜在藤中或抑或仰,吸取养分,膨胀成熟,果实的美丝毫不逊色娇艳的花卉。写生观察,体会它们从生,长,萎的历程。我只想留下瓜藤中壮美的一瞬,饱满的南瓜,孕育着明年的种子呵。
 
       面对白纸,缺少金声玉振的汉唐风范和浩然之气,缺少殷商先民在龟甲上的原始激情,缺少汉代工匠在摩崖上凿刻的朴素作风,还剩下什么?
 
       畏畏缩缩的描摹,左顾右盼的讨巧。够了,一幅连自己都不动情的“画”还能期望什么“意义”呢?
 
       叩问自己,这不安份的情绪来源于对艺术的纯粹性和独立性的崇拜,来源于对追求自我、直觉和潜意识表现的渴望,来源于对“桃花源”式自我解放的不满足。每当冲动时,妄想奋起一跃,结果都是重重的摔下,摔的晕头转向。朋友在旁边说“都是游戏”。
 
 

Copyright Reserved 2012-2018 技术支持由雅昌艺术网提供